close

工商時報【記者謝璦竹/綜合報導】



為在控制通膨預期與避免成長失速之間取得妥協,中國人民銀行本月可能會採取不對稱升息的方式來進行調控,也就是存款利率升幅將大於貸款利率升幅。

中國官方媒體中國證券報3日報導,針對5月消費者物價(CPI)將重登3年高點,且通膨仍未見頂的情況下,人行在6月份再度升息的機率很高。

然而,由於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情形惡化,加上經濟成長出現下滑的徵兆,為避免過度緊縮,在通膨獲得控制後,調控可能會轉趨謹慎。換言之,目前政策正處於微妙的權衡中。

報導說:「分析人士認為,5月和6月CPI同比漲幅的刷新將導致央行繼續加息。就6月來看,出於經濟增速下滑的擔憂,央行可能選擇不對稱加息。此外,視銀行體系流動性變化情況,6月也不排除繼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是這波貨幣政策的鴿派。他在近期多次表示,儘管金融市場流動性仍相對寬鬆,但實體經濟的融資環境卻偏緊,特別是對中小企業而言。這種矛盾使得市場的核心關注點已經切換,當前對經濟減速的憂慮已超過對經濟過熱的擔憂。

據他指出,由於很難獲得貸款,目前長三角地區企業臨時性民間融資利率通常在15%左右。對這些企業而言,融資條件緊縮力度已接近2007年底的水平,當時中國正處於上一輪緊縮週期的末期。另外,各種數據顯示,企業已於4月間開始下調庫存,說明企業已下修對經濟成長的展望。

然而,人行升息的機率仍大,主要考量是實質利率仍為負值,已使得銀行存款總額萎縮,資金轉向投機炒作,不利通膨的控制。

華爾街日報3日引述建設銀行董事長郭樹清的話說,利率「必須得提高」,因為「實質利率為負,很多東西的價格會被扭曲」。但他也承認,升息會提高借貸成本,擠壓很多企業的盈利。

根據路透調查,分析師平均預測5月CPI年增幅將達到5.4%,追平3月創下的32個月高點。另據新華社與中證報報導,6月CPI年增幅將繼續攀升,通膨見頂的時間點延後。

文章來源: 中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貸款產業報導 的頭像
    貸款產業報導

    貸款產業報導

    貸款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