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五都選舉落幕,工商界紛紛發表看法,指出國民黨雖然贏得勝選,但得票率下滑,和經濟因素不無關係。有些業者直言,經濟基本面的數據很好,但民眾感受不到,尤其是貧富差距擴大、高房價、年輕族群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將是執政的國民黨應設法克服的迫切課題。



從國民黨高層的課題中,顯見此次「勝選」或「慘勝」並未帶來喜悅,甚且定調為「重要警訊」,必須以更具體實際成績來挽回民心。尤其察覺年輕世代板塊的移動,無法獲得他們的認同和支持,「為什麼年輕人的票不投給我們?」勢必是從馬英九到黨政各階層均須嚴肅以對,無可迴避的問題。

持平來說,選民在這次「期中考」給國民黨和馬政府打了及格分數,卻也顯示此後到期末這段時間將是另一新階段更嚴酷的考驗,而關鍵因素即是年輕一代的新興選民。展望未來,如果國民黨能持續推動穩定政策,改善投資環境,促進台灣經濟和世界接軌,讓從學校畢業出來的新世代有出路,讓國民的薪資所得有效增加,那國民黨的選舉基本面或許維持得住,反之,恐怕此次的「慘勝」將是他日「慘敗」的起點。

選前政府曾經發布一些經濟樂觀指標,包括失業率降至百分之五以下,今年經濟成長率可望逼近百分之十,但不少研究認為這是「無感復甦」,因為今年的投資成長,得到明年才看得到,才能讓民眾有感覺。若此,明年五、六月的畢業潮將是一次可觀測的大考驗,當年輕人找得到工作做,感覺自己的未來有前途,那才是真正的「有感復甦」。

五都選舉過程中有個爆粗口的脫軌插曲,由某電視台名嘴引起在學學子多數辦理助學貸款的話題攻防交錯,足以顯現這個問題不可小覷。在全球大海嘯衝擊下,台灣這個淺碟式經濟體一路衝撞回應下來,得能逐漸回穩,已屬不易。許多人在這場全球經濟災難成了受害者,要維持家庭生計都有困難,哪有餘力再供孩子高額學費,這種傷害迄今仍是許多家庭的苦痛。

年輕人成為畢業後不事生產的尼特族,那絕非年輕一代之所願,所學無法回饋社會,無法裨益家庭經濟改善,那不是年輕人不肯踏實地工作,而是社會沒有提供機會,這種投入無門的挫折感,和眼見貧富日益懸殊的相對剝奪感,都會加深他們對政府、對執政黨的失望。

我們一直不斷呼籲政府重視年輕人出路,當然不全是站在執政黨立場做考量,今天無論哪個政黨當家,都得嚴肅面對這個問題。誠如前面所言,台灣是一淺碟式經濟體,受外在因素影響較大,政府效能遂為人民生活能否安定的重大變項,因而,不管哪一黨執攻,都得把經濟發展這項任務做好。

容我們再強調,做好經濟發展與成長,改善投資環境,有利於世界經濟接軌,是執政黨和政府的基本工作,只有做好了,才能取得政黨競爭的基礎條件。民眾仍會持續為執政的馬政府打分數,期中考剛好及格並不代表什麼,在期末之前的每項成績都很重要,千萬別被「死當」,否則,台灣年輕人的出路就堪慮了。

文章來源: 台灣新生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貸款產業報導 的頭像
    貸款產業報導

    貸款產業報導

    貸款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