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旺報【記者韓化宇/綜合報導】



大陸緊縮貨幣,導致銀行資金吃緊,助長民間高利貸發展;然而,緊縮政策卻無法壓住通膨,負利率情形越來越嚴重,迫使存款逃離銀行,加入民間高利貸行列中。專家警告,這種「全民放貸」風潮,可能為大陸金融業釀造新風險。

為緩解資金緊張情勢,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昨日發行10億(人民幣,下同)3月期央票,加上本周二發行的10億1年期央票,本周人行僅發行20億央票,和上周相比減少逾8成。

資金緊 銀行成守財奴

另據人行27日公布的報告指出,6月銀行間拆借餘額為2.8兆,年減12.4%;利率上漲1.63個百分點至4.56%,顯示資金吃緊,銀行間不願輕易拆借。

銀行惜貸的後遺症,就是民間高利貸橫行,甚至蔚成「全民放貸」風氣。據了解,民間高利貸換算成年息高達72%至96%,甚至上探120%;大陸1年期貸款利率僅6.56%,差距甚大。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與過去幾年相比,當前民間借貸有3大新特徵:一是範圍廣,民間借貸正從兩年前江浙等沿海地區擴至內陸地區。

二是利息高,一些地方民間拆借年息已超過100%,達近年來最高水準。三是參與者眾,在高息和資金需求饑渴下,有借款人將資金轉手借給別人,債務人變成債權人。

高利逼中小企業自殺

此外,大陸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6.4%,但1年期存款利率僅3.5%,負利率嚴重,迫使部分銀行存款參與高利貸;也有投機客透過不動產抵押向銀行借錢投入高利貸;一些銀行甚至直接將信貸資金拆借給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等。

專家警告,上述亂象不但加大社會融資成本,可能釀造巨大金融風險,特別是銀行頻頻參與高利貸「連環放貸」,一旦一個環節資金鏈斷裂,整個高利貸體系就會崩塌。

更令大陸主管機關擔心的是,負利率逼跑存款後,銀行不惜祭出「高利攬存」策略,恐惡化銀行財務狀況,推高金融風險。

溫州中小企業協會會長周德文警告,由於正規融資管道被切斷,中小企業把民間高利貸當作救命稻草,但除了販毒、洗錢、賭博,在證券市場上有特殊管道的公司外,沒有一家正規經營企業能承擔如此高的資金成本,「這樣的利率等於逼企業自殺!」

文章來源: 旺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貸款產業報導 的頭像
    貸款產業報導

    貸款產業報導

    貸款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