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記者陳曼儂/綜合報導】
大陸媒體報導,最近廈門不少擔保公司爆出放高利貸後「自食惡果」的財務黑洞,其中廈門融典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的壞帳恐怕有37億元(人民幣,下同),與之相關的地下金融食物鏈開始陷入恐慌。甚至傳出有一銀行副行長當地下金融掮客出事,最後捲款落跑。
大陸21世紀網特別為此做專題報導,事件導火線是今年5月,廈門融典一個債主為了800萬元借款利息被拖欠,帶人上門討債,宛如骨牌效應般,債權人蜂擁上門,讓廈門融典經營多年的隱祕資金鏈一夜之間土崩瓦解,外界盛傳其債務高達37億元。
融典遇壞帳難周轉
企業融資困難,不少單位都需尋找其他方式借款,讓許多「擔保公司」做起高利貸業務。消息人士說,擔保公司掛羊頭賣狗肉私下進行「倒貸」是普遍現象,就是以高出銀行存款利率好幾倍的回報率吸收民間資金,再以更高利息對外放貸,從中賺取豐厚利差。
做錢的生意,就要先讓人相信自己資金雄厚,如果這些放高利貸的人也在借錢,風險就在於兩端的平衡,只要稍一不平,資金鏈就斷了。
消息人士稱,去年福建龍海一家金屬製品企業為了還銀行貸款,跟廈門融典借3000萬元,那時廈門融典計畫叫這家工廠再從銀行借貸、連本帶利還給廈門融典,沒想到銀行不給錢,這家工廠沒錢還,只好讓廈門融典再多花了1000萬元收購這家企業,等於廈門融典花了4000萬買了一個倒閉工廠,後來又發現這家企業的隱形債務還有5000萬元。
後來,因為當地政府提高融資性擔保公司門檻,要求註冊資本必須達到1億元,所以廈門融典再度短期高息拆借湊足1億元,造成資金周轉不及。
一家廈門融典的債權人說,根源在於拆東牆補西牆,時間越久窟窿越大,原先債權人即使發現問題,但已被深度套牢,只好祕而不宣,讓廈門融典繼續騙別人進來、好讓自己解套。
拉金主讓自己解套
據透露,許多大筆資金能進入擔保公司和企業,都是因為有銀行工作人員在其中當掮客,讓銀行存款因此搬家,因為銀行工作人員最知道哪些客戶擁有存款和閒置資金。
所以有不少銀行工作人員以遠高於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為誘餌,以中間人或擔保人身分將客戶介紹給企業,坐收不菲的佣金。傳出廈門某外資背景銀行的一個支行副行長,以個人名義作為擔保,甚至蓋上支行公章,承諾該支行會負責還不了錢的部分,最近已經捲款潛逃。
文章來源: 旺報
- Oct 25 Tue 2011 09:20
以貸養貸 融資公司資金斷鏈,銀行貸款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